全国服务热线:0471-5256697

立即绑定
考生类型:
普通考生  音乐  美术  表导  舞蹈  书法  播音与主持 
首选科目: 历史  物理  历史(蒙授)  物理(蒙授)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注意:未进行选科的考生,可根据意愿先进行预选,后期如需修改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操作。
注册失败
忘记密码
下一步
重置成功
系统正在更新维护... (时间:2020年1月9日18:00-1月14日24:00)
学校介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西电”或“西军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于教育部,为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中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事院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院之一,先后入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历经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1958年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六机部、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部、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教育部管理。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3.91亿元;下设17个二级院部、65个本科专业,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专任教师2300余名,全职院士3人,全日制在校生3.6万多人,其中本科生2.2万多人、硕士生1万多人、博士生2407人。
优势学科
一流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轮双一流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四轮学科评估:机械工程B+ 光学工程B 仪器科学与技术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电子科学与技术A+ 信息与通信工程A 控制科学与工程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生物医学工程C+ 软件工程B+ 管理科学与工程B-
学校优势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密码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应用数学、无线电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机械电子工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密码学、情报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军事通信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电路与系统、材料物理与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数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软件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光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机械设计及理论、导航、制导与控制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物理学、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软件工程(设2个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封装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统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空间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波传播与天线、英语、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 陕西省级特色专业:信息对抗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工商管理、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建设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陕西省级名牌专业: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磁场与无线技术(7)、电子封装技术(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电子科学与技术(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智能科学与技术(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微电子学(2)、电子信息工程(2)、通信工程(1)、网络工程(1)、信息安全(1)、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1)、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
ESI1‰: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
院校水平
/双一流大学/211/保研资格/基础学科拔尖/卓越工程师
转专业要求
时间:每年度下学期开学注册 要求: 一、以下条件者,可自愿申请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验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3、根据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学校认为需要调整专业 4、学生进校学习一年后,凡取得40学分(含)以上且平均学分绩点列本院同专业学生总数前5%者可跨院转专业,列本院同专业学生前15%者可在院内转专业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凡入学三年(含)以上,或已有转专业或转学经历,或学校在招生时有明确限制的 3、无正当理由的
大学发展历史
1949年成立中央军委工程学校,952年更名为通信工程学院,1960年更名为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66年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为现名
出国与就业优势
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与近40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宾夕法尼亚大学、莱斯大学、南加州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亚里桑那州立大学等
知名校友
王诤、杨宏、阴和俊、郑晓静等
核心竞争力
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5个,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精品课程5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1门。学校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在密码学方面创立了“肖—梅西定理”,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ATM交换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第一个相控阵雷达系统,第一台雷达干扰机,第一套电磁孤立子实验系统,第一炉单晶锗以及中国解放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
学风情况
学风总体来说比较好
宿舍环境
两室一厅,三室一厅(4人一室,上床下桌,有独立卫生间,有阳台,有电视。有空调。
食堂情况
食堂一般,价格比饭堂贵一点,老校区光华路,有各种各样的西安小吃,味道都比较地道。
国家重点实验室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介绍
该校图书馆馆藏文献614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234万册,电子文献380万册,中外文现刊1300种,拥有45种平台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共计120个。
高校间联合培养情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联合培养2015年密码学研究生
学生特色活动
校园文化丰富
社团建设
电竞社团、黑阔团队、
院校简介
  • 创建年份: 1931
  • 办公性质: 公办
  • 所属地区: 西安
  • 院校地址: 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 隶属于: 教育部
  • 办学层次: 本科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50
  • 硕士点: 101
  • 招生电话: 029-882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