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471-5256697

立即绑定
考生类型:
普通考生  音乐  美术  表导  舞蹈  书法  播音与主持 
首选科目: 历史  物理  历史(蒙授)  物理(蒙授)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注意:未进行选科的考生,可根据意愿先进行预选,后期如需修改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操作。
注册失败
忘记密码
下一步
重置成功
系统正在更新维护... (时间:2020年1月9日18:00-1月14日24:00)
学校介绍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 “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195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截至2022年1月,学校榆中、城关两个校区占地3544.32亩,下设44个教学科研单位、103个本科专业;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本科生20146人,硕士研究生13297人,博士研究生3808人;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
优势学科
一流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第二轮双一流专业: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社会学C 民族学B+ 马克思主义理论B+ 中国语言文学B- 外国语言文学C+ 新闻传播学B- 中国史B 数学B+ 物理学B+ 化学B+ 地理学B+ 大气科学B- 地质学C- 生物学B+ 生态学A 力学B 材料科学与工程C+ 电子科学与技术C+ 信息与通信工程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化学工程与技术C 核科学与技术C+ 环境科学与工程C+ 畜牧学C- 草学A+ 基础医学B- 临床医学C+ 口腔医学C- 药学C+ 工商管理B 公共管理B+
学校优势学科:世界双一流院校建设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生态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民族学、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历史文献学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政治、高等教育学、环境科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草学、临床医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大气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草业科学、口腔医学、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0个):英语、俄语、应用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生物科学、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工程与核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民族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有机化学、自然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固体力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历史文献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国家级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7)、功能材料(7)、行政管理(6)、材料化学(6)、生物科学(4)、经济学(4)、物理学(4)、理论与应用力学(4)、化学(3)、数学与应用数学(3)、地理科学(3)、生物技术(2)、历史学(2)、大气科学(2)、核技术(1)、草业科学(1)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大气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草业科学、口腔医学、行政管理
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俄语、应用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生物科学 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工程与核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ESI1%: 是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地球科学、植物动物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和生物化学、环境和生态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毒理学以及农业科学
ESI1‰:化学学科
院校水平
/双一流大学/985/211/保研资格/基础学科拔尖/卓越医生五年制/卓越医生农村定向/卓越法律复合应用/卓越农林拔尖创新
转专业要求
时间:入学后三周内或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 要求: 一、以下条件者,可自愿申请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对所申请转入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志向和基础,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 2、经学校确认学生有特殊困难或某种疾病,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新生入学时,因学校录取工作原因造成现专业与本人志愿严重不符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身体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的体检标准者 2、申请转专业前所修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等)有1门(含1门)以上考核不合格者 3、本科三年级以上者(含三年级),“2+2”人才培养模式除外 4、已办理试读手续者,在校期间受到过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者,在校期间已有过一次转专业记录者
大学发展历史
1909年成立甘肃政法学堂,1928年更名为兰州中山大学,1930年更名为甘肃大学,1945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49年更名为兰州大学2004年兰州医学院并入
出国与就业优势
兰州大学积极发展国际及对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
知名校友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兆林: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核心竞争力
优势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学风情况
兰州大学的学风校风也是中国各大高校中最朴实的,图书馆从来不会有很空的时候
宿舍环境
宿舍在按书院来分配的,其中启德是兰大最好的宿舍。 宿舍楼:4人间(医学校区或6人间)上床下桌和桌床分开两种,有阳台,无独立卫生间。 空调:无空调,有暖气。 澡堂:公共澡堂。 上网:每个宿舍均有网络,宽带一直是免费的。 用电:晚上11点熄灯。
食堂情况
学校(榆中校区)的食堂有2个,可同时容纳万人就餐,价格便宜,风味囊括全国各地。正宗牛肉拉面让你吃个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介绍
http://lib.lzu.edu.cn/
高校间联合培养情况
1、兰大与吉大刚刚签署的本科生交流培养协议,自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两所高校每年互派30名大学二、三年级本科生到对方相应专业学习一年,交流学习期间,交流生按派出学校的培养方案选修相同或相近课程,并享受接收学校学生的相同待遇。 2、中科院高能所与兰州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签字仪式在兰大举行
学生特色活动
兰州大学“校园三行情书大赛”别出心裁
社团建设
兰大绿队,文化行者和达尔文协会这些社团在全国都稍有名气。
院校简介
  • 创建年份: 1909
  • 办公性质: 公办
  • 所属地区: 兰州
  • 院校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 隶属于: 教育部
  • 办学层次: 本科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24
  • 硕士点: 63
  • 招生电话: 0931-519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