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471-5256697

立即绑定
考生类型:
普通考生  音乐  美术  表导  舞蹈  书法  播音与主持 
首选科目: 历史  物理  历史(蒙授)  物理(蒙授)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注意:未进行选科的考生,可根据意愿先进行预选,后期如需修改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操作。
注册失败
忘记密码
下一步
重置成功
系统正在更新维护... (时间:2020年1月9日18:00-1月14日24:00)
学校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与自然资源部共建 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签约成员 ;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是一所以地质、资源、环境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4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在职教职工1461人。全日制在校生16898人,其中本科生8443人、硕士研究生6464人,博士研究生1779人,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212人。继续教育和网络远程教育在读生10万余人。
优势学科
一流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第二轮双一流专业: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B 外国语言文学C 数学C 物理学C- 化学C 地理学C 海洋科学B 地球物理学B- 地质学A+ 统计学C- 机械工程C 仪器科学与技术C 材料科学与工程B- 信息与通信工程C- 控制科学与工程C+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 土木工程B 水利工程B 测绘科学与技术B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A+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B- 环境科学与工程B+ 软件工程B 安全科学与工程B 管理科学与工程B- 工商管理B- 公共管理B+ 设计学C+
学校优势学科:世界双一流院校建设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材料学、岩土工程、海洋地质、土地资源管理、油气田开发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近海资源环境 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海洋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地球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勘查工程
院校水平
/双一流大学/211/保研资格/基础学科拔尖/卓越工程师
转专业要求
时间:大一年级阶段 要求: 1、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附相关材料、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认定的三甲医院检查证明,不适合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附相关医疗证明、 3、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4、定向培养学生、自主招生、外语保送进校学生不得申请转专业
院校简介
  • 创建年份: 1952
  • 办公性质: 公办
  • 所属地区: 北京
  • 院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 隶属于: 教育部
  • 办学层次: 本科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72
  • 硕士点: 141
  • 招生电话: 010-82323688、8232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