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471-5256697

立即绑定
考生类型:
普通考生  音乐  美术  表导  舞蹈  书法  播音与主持 
首选科目: 历史  物理  历史(蒙授)  物理(蒙授)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注意:未进行选科的考生,可根据意愿先进行预选,后期如需修改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操作。
注册失败
忘记密码
下一步
重置成功
系统正在更新维护... (时间:2020年1月9日18:00-1月14日24:00)
学校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是中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也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葡萄酒专业稳居全国第一。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陵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5657亩,下设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所)、74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职工4300多人,专职院士4人;全日制本科生近2.1万人,博、硕研究生9600多人。
优势学科
一流学科:植物保护/畜牧学
第二轮双一流专业:植物保护、畜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社会学C 生物学B+ 生态学B+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 水利工程B- 化学工程与技术C- 轻工技术与工程C- 农业工程B+ 环境科学与工程B- 食品科学与工程B+ 风景园林学B 作物学B+ 园艺学B+ 农业资源与环境B+ 植物保护B+ 畜牧学B+ 兽医学 林学A- 草学B+ 农林经济管理B+
学校优势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 世界双一流院校建设学科:农学 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农学、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果树学、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
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6)、生物技术(6)、动物科学(4)、生物工程(4)、动物医学(3)、林学(3)、园艺(2)、农林经济管理(2)、植物保护(2)、农学(1)、农业水利工程(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资源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农学、园艺、植物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林
ESI1%: 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ESI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
院校水平
/双一流大学/985/211/保研资格/基础学科拔尖/卓越农林拔尖创新/卓越农林复合应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转专业要求
时间:全日制本科一年级阶段 要求: 一、以下条件者,可自愿申请转专业 1、根据学生兴趣或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入学未满一学年者 2、本科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者 3、或正在休学、或保留入学资格、或保留学籍者 4、招生时按定向等类型录取入学者 5、达到退学条件者 6、在校期间已转过一次专业者 7、教育部有相关文件规定不能转专业者
大学发展历史
1999年9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
出国与就业优势
学校有专门针对本校学生的就业网站,针对本校招聘的大型企业很多。 成绩要求平均分85以上,英语要求雅思6.5以上就有公派机会。公派出国人数在全国排前几。
知名校友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届全 国政协常务委员,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山仑: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学和医学学部)。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菌任。 林容: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原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王光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 与可 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 组成员。
核心竞争力
几乎是分数最低的985高校。
学风情况
西北农林大学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是实力非凡。地处陕西咸阳市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学校非常大,也比较安静,特别适合学习,学风很好。
宿舍环境
面积十几平米吧。北校区有东西区之分,东区宿舍条件没有西区的好,除了床和柜子之外,就只有一张公用的大桌子了。都能上网,但每个宿舍都只有两个网络接口,最好不要用路由,交换机比较不错,每个月10块钱5个G流量,不下载电影什么的完全够用了。当然还有就是教育网的一个优势:IPV6,可以上IPV6网站,比学校的FTP强多了。宿舍费用是850,950还有1100之分,东区的是850,西区的是950(六人间)和1100(4人间),宿舍分配是规定好的,不能自己改。
食堂情况
西农大有两个南北校区,我对北校比较了解,北校区主要是本科生,总共有六家食堂:大抵价格是馒头0.25-3元,油条0,。4-0.5元,菜夹馍0.6元,炒米凡3-5元,稀饭0.5-1.5元。米饭一两4毛 菜1.5-3.5元,各种面食3-5元左右   东区的民族(清真)餐厅价格比较便宜,三号餐厅饭菜一般,价格一般,四号饭菜比较好吃,比其他贵5毛左右,各种菜肴和面食都有,比较丰富。西区的五号和六号饭菜都还行,价格也跟三号差不多,西区的八号是调剂餐厅,私人承包,做的比较好吃,价钱也不贵。   至于南校,听同学说那边饭菜比北校要好,价格说不准,不过差别也不是很大   西农分为南北两个校区,我感觉北校区的食堂不错,菜的种类很多,面的种类更多,菜和面里都喜欢放辣椒,北校区的小东门也挺火的平时吃饭的学生很多。   南校区的食堂要比北校区的差一些,我们在南校区的时候经常到门口的一些饭馆吃饭,那里的饭菜也不贵,要比学校里面的饭菜可口很多。
国家重点实验室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介绍
前,图书馆目前有纸本图书230.8万册(其中外文图书184600册),电子图书725万册(除电子书外,还包括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文献类型),中外文数据库133个。目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我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目前,我馆已建成了图书馆局域网,以100M带宽交换到桌面的644个信息点均能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连通,电子阅览室座位588个,全部对师生开放;采用安装了江苏汇文自动化集成系统和RFID图书自助借还书系统实现了图书借阅自动化、自助化;提供图书流通、书刊阅览、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网络检索、多媒体阅览、参考咨询、文献信息定题服务、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等多项服务,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并承担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文献检索教学工作。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馆一直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的学术团队。馆内学术研究风气浓厚,及时跟踪国内外图书情报界的前沿发展动态,结合我馆实际开展科学研究,2000―2011年期间,图书馆共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课题23项,获奖10项。图书馆专业人员分别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以及《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59篇,获奖97篇,其中12篇论文获中国图书馆年会论文一等奖。共有10人次在全国重大学术会议上,做过主题发言或专题学术讲座,受到了较好的评价。 我馆现有工作人员136人,其中本科及以上人员82人、博士2人、硕士9人,高级职称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图书馆周开放阅览98小时,网上阅览全天候24小时开放,为全校3万多名师生不间断提供图书资料和科技信息服务。 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壮大和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内源动力,近年来,我馆先后进行了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赢得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认同,先后与美、英、德、日等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交换关系,与国内数十个单位建有资料关系。
高校间联合培养情况
到目前为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与32个国家或地区的135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就人员交流、科研合作、硕士生与博士生合作培养等方面 达成合作意向。学校还利用校际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等16所高校签订了学生“2+2”、“3+X”、 “3+2”等联合培养协议,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开展了三期“优等生项目”.该校十分重视吸收和利用国外大学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丰富办学层次,学校选择了具有区域共性和学科相近性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引进了“遗传学”“数理 统计”“科研方法与写作”等7门原版课程,由外籍教师直接授课。2010级生物科学实验班贾航天说:“首先,瓦大认可三年完成本科四年学业的教学体制,这 样学生就能节省出一年时间过来读硕士;其次,瓦大老师对西农学生进行提前授课,能使大家提前熟悉瓦大的相关背景。”现在普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王龙认 为,学校着实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优越的国际化教育环境,让自己学会了思考、选择,勇于拼搏和创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首批签约单位,自2007年项目实施以来,累计945名学生被录取。2007年在学校攻读 了本科硕士博士的管清美参加了该项目,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年的学生,今年又以高水平人才被引回学校,成为园艺学院植物抗逆分子机理方面 的老师。她说:“在农林科大一路读书很希望能够学成归来把更多的知识带给大家,国外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公派攻读学位的项目很好,让我有了更加开阔的思 维。” 杨凌农业科技论坛已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张名片,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68名国外专家和403名国内学者参加。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 HenkFol-mer因参加2009年杨凌农业科技论坛而与农林科大结缘,与经管学院很快达成多方面合作意向并担任“学术院长”,从2010年到现在 HenkFolmer教授及其合作者HanOud教授每年都定期为经管学院博士研究生和年轻教师讲授“空间计量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课程, 还招收和培养学院博士生。 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的优质资源与学校科研平台对接。先后申请获批了“植物病理学创新引智基地”和“旱区现 代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培育)”两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立了“中美水土保持研究中心”、“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普度大学 联合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申请获批的中英合作项目“改进养分管理,减少非点源氮污染”、中美合作项目“中美牧草抗旱耐盐基因定位及转入”、“普那菊 苣天然产物提纯鉴定”、中澳合作项目“旱地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等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中外合作研究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比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普度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由“千人计划”入选者许金荣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主要围绕作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机理方面开展 合作研究工作,同时为学生联合培养提供平台。截至2013年,中心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学术论文6篇,主持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973计划子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项目等多项课题。
学生特色活动
社团建设
社会公益类:红凤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思源爱心社、唐仲英爱心社、义务环保协会、曹德旺爱心社、Enactus创行协会、先日葵爱心社、传统文化学社、微博协会、秦岭青年使者协会、黑苹果协会; 科学教育类:”三农“研究协会、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留学服务协会、大学生商业实践协会、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计算机协会、会计协会、市场营销协会、野外生存和科学考察协会、营养与保健协会; 理论学习类:经济与金融爱好者协会、安全协会、大学生心理学协会、法学社、历史文化追述与研讨协会、数学建和谐会、西北彝族文化协会、英语俱乐部、辩论协会、模拟联合国、百度百科、”唯美“设计协会、 兴趣爱好类:裁判员协会、乒乓球协会、”轮之舞“协会、兵乓球爱好者协会(南校)、排球爱好者协会、
院校简介
  • 创建年份: 1934
  • 办公性质: 公办
  • 所属地区: 咸阳
  • 院校地址: 陕西省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区西农路22号
  • 隶属于: 教育部
  • 办学层次: 本科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71
  • 硕士点: 105
  • 招生电话: 029-8709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