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0471-5256697

立即绑定
考生类型:
普通考生  音乐  美术  表导  舞蹈  书法  播音与主持 
首选科目: 历史  物理  历史(蒙授)  物理(蒙授) 
再选科目: 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 
注意:未进行选科的考生,可根据意愿先进行预选,后期如需修改可以在个人中心中操作。
注册失败
忘记密码
下一步
重置成功
系统正在更新维护... (时间:2020年1月9日18:00-1月14日24:00)
学校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简称中南大 ,位于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理事长单位,立格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员,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陈毅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2000年,原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南财经大学和原隶属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有图文藏书993万余册,中外文学术文献资源数据库81个、子库416个;下设18个学院;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00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0余人。
优势学科
一流学科:法学
第二轮双一流专业:法学(警示)
第四轮学科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C+ 外国语言文学C- 统计学B+ 管理科学与工程C 工商管理B+ 农林经济管理C+ 公共管理B+
学校优势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经济史 国家级特色专业:法学、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房地产管理、投资学 省部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法律史、民商法学、 经济法学、企业管理、社会保障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学、会计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经济史
国家级特色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6)、市场营销(6)、金融学(4)、会计学(3)、经济学(2)、行政管理(2)、财政学(2)、法学(1)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侦查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旅游管理
院校水平
/双一流大学/211/保研资格/卓越法律复合应用/卓越法律涉外/卓越法律西部基层
转专业要求
时间: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初前四周 要求: 一、以下条件者,可自愿申请转专业 1、在原专业学习的课程不得有不及格 2、高考录取时必须同一批次 3、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全部合格且成绩绩点不得低于3.0(各学院可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和学生报名情况在此基础上适当调高报名资格但不得低于此条要求)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请转专业 1、入学后违纪受到处分的、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的 2、已修课程有不及格记录 3、根据学校招生政策不能转专业的,如文澜学院、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类、国际联合办学项目等学生 4、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金融学注册金融分析师方向(CFA实验班)、会计学拔尖创新实验班、会计学ACCA实验班等均不转出 5、经学校研究确认其他不适合调整修读专业的
大学发展历史
2000年由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出国与就业优势
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国里昂三大、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台湾台北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西乔治亚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有联合办学项目
知名校友
黄进、钱运录、丁学东、陈四清、朱小黄
核心竞争力
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
学风情况
学风优良
宿舍环境
4人间(上床下桌)或两室一厅(上下铺),独立卫生间或公共卫生间,部分宿舍自带阳台。 空调:有空调 电话:可安装电信或铁通。 澡堂:公共澡堂买热水卡使用。 上网:校园网包月。 用电:用电每学期每人有四十度免费额度,超过后自己付费。
食堂情况
食堂多,菜价便宜。四食堂推荐瓦罐汤;五食堂是中心食堂,很大;留学生食堂,环境好;六食堂比较小。此外,推荐校外大唐民风,主要经营各种面食和炒菜,量足,价格比食堂稍贵。
图书馆介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中原大学图书馆。1949年,随学校从河南迁来武昌。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在中原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集中了当时中山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河南大学、南昌大学等校的财经、政法类图书,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图书馆和中南政法学院图书馆。1958年,这两个图书馆随学校合并为湖北大学图书馆。以后,学校几经变迁,于2000年5月,由原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由此得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现有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首义校区图书馆和南湖校区老图书馆(文溯楼)3座馆舍,建筑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约3000席。现有在编人员9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21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约占8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人员25人,约占26%;分为文献资源建设部、信息咨询服务部、网络技术服务部、读者服务一部、读者服务二部、馆办公室、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7个业务和管理部门。 南湖校区逸夫图书馆由国家投资,并接受邵逸夫先生捐款,于2003年10月建成,外观宏伟,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主体有六层,设有大小阅览室12个,阅览座位近1576席,采用全开架开放管理模式。设在图书馆二楼的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拥有650平方米面积独具特色的展厅,收藏了我国从古至今丰富的金融史料和珍贵的货币实物,存有藏品4000余件,集知识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是宣传中国货币文化历史,进行钱币研究和教学的基地。 首义校区图书馆198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本馆共有中外文图书70多万册,古籍线装、解放前旧平装图书8万多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5万多册。首义校区图书馆目前对本科生开放四个:一楼流通借还书处、一楼新书·报刊阅览室、二楼专业图书阅览室一、三楼专业图书阅览室二。 从2008年1月起,我馆所有阅览室及外借处,实行“全面开放”服务。逸夫馆实施“总借总还”的管理模式,读者由总门禁统一进出,各阅览室直落式开放,总服务台集中办理借还书手续,真正实现“藏、借、阅”一体化服务。除首义馆书库及个别阅览室外,我馆其它对外服务场所均周一至周六从8:00至22:00不间断开放,周日为8:00至17:00,以利最大程度对读者开放馆藏资源,满足读者需求。首义馆因原馆藏布局为独立的书库与阅览室,仍实行“专借专还”管理模式。图书借还由专设的流通借还书处办理,各阅览室书刊不外借,为读者提供阅览服务。 截止2016年12月底,本馆馆藏纸本文献共346.57万册。 主要以财经、政法和管理类文献为主,覆盖人文、社科及部分工科专业。文献总量在财经及政法类院校位居第一,为研究级收藏单位。在订的中外文报刊达1994种。图书的品种和数量丰富齐全。收藏的报刊中,有解放前的重要中文期刊《新青年》、《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参考保存价值较高。收藏的古籍线装书及解放前的出版物数量较多,其中善本书有110种,较好的版本有明徐时泰东雅堂初刻《昌黎先生集》、明凌氏精刻朱墨套印《陶靖节集》等。此外,象《四库全书》、《四部备要》、《四部丛刊》、《四库珍本》、《万有文库》等重要典籍亦有收藏。 近几年我馆大力建设电子资源馆藏,目前已拥有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Web of Science平台(SCI/SSCI等)、Science Direct(Elesvier)全文数据库、EBSCOhost期刊全文数据库、LexisNexis数据库、westlaw数据库等近80个中外文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集成在图书馆主页上,为读者建立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数字图书馆。
高校间联合培养情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处武汉,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设立七校联合双学位,这个双学位在中南地区认可度据说还是挺高的,而且它是财政部共建高校。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有视觉传达设计(动漫游戏方向)和电影学(影像内容方向)本科教育项目,为教育部同类专业项目中第一个与亚洲高校合作的项目。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合作建设有孔子学院,并与美国石溪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法国里昂三大、日本大分大学、冰岛冰岛大学、芬兰拉普兰大学、台湾台北大学等有交换生项目,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美国西乔治亚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等均有联合办学项目,且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我校求学深造。
学生特色活动
各色各类的协会、社团,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特别推荐校广播台,著名的财大“声之韵”曾得到过央视的报导,在武汉高校中有口皆碑。
社团建设
各色各类的协会、社团,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特别推荐校广播台,著名的财大“声之韵”曾得到过央视的报导,在武汉高校中有口皆碑。
院校简介
  • 创建年份: 1948
  • 办公性质: 公办
  • 所属地区: 武汉
  • 院校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 隶属于: 教育部
  • 办学层次: 本科
  • 院校类型:
  • 博士点: 64
  • 硕士点: 131
  • 招生电话: 027-88387338、88386178、88386189